top of page
Search

岩士唐飛越地表出征月球(八十八)

  • Writer: Amanda L © Leung Yuk Yiu
    Amanda L © Leung Yuk Yiu
  • 5 days ago
  • 4 min read

Updated: 4 days ago


(我在美國留學四年,在第二年才開始有了留在美國的念頭。


讓我作出這個決定的最重要因素應該就是我在雷曼兄弟實習的那個暑假。


第二個學年的那個暑假。


正正就是我留學紐約四年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在此之前,我對於紐約不算是非常喜歡,但是也不至於討厭。


等到我從紐約留學四年後畢業回來,就已經有了很嚴重的 reverse culture shock。


那種感覺就像是從杜拜回到了柬埔寨。


從保守的中東,回到了雞寮的亞洲。


那種落差,很難用字句來形容。


那麼我是怎樣開始喜歡上紐約這個我曾經很陌生的美國城市呢?


我想,雷曼兄弟的那個暑假,確實對於我有很深刻的影響。


第一件事就是,當年我在雷曼兄弟工作的時候,被分配的 SEO mentor。


其實,雷曼兄弟的工作非常優越,我在國金上班,工資有很高。工作量又不多。同事關係也不錯,老闆也對我很好。


每一方面都符合一份筍工的條件。


其實,我真的很願意在雷曼兄弟長期工作。


前提是,我打算畢業後馬上回來香港。


如果我打算畢業以後馬上回來,其實,雷曼兄弟這份工作真的無可挑剔。


工作性質適合我,又不太累,準時下班,老闆還不允許 OT。工資又比外面的工作高出幾倍,同事都是美國頂尖大學畢業生。


其實,連我自己都想不到一個理由不去雷曼兄弟工作,如果我拿到 offer 的話。


但是,那年的夏天,雷曼沒有給我 offer,連我老闆都叫我去紐約的摩根士丹利試試,那麼我就去試試吧。


我還想試試留在美國呢。我不想畢業以後馬上回來香港。


好不容易出國了,當然想在國外待著。我不是那麼眷戀香港的一切。


當年我被安排成為美林證券一位叫做 Amy 的女交易員的徒弟。她是我的導師。


她是一個來自唐人街的紐約居民,畢業自紐約大學,因為工作關係來香港的美林證券的交易廳工作一兩年再回去美國。她的男朋友是一個印度人。


她作為導師,對於我的醒覺起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她只是一個美國的平民,她以紐約居民的身分進去紐約大學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從紐約大學 Stern 畢業以後加入美林做交易員,也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在紐約,加入華爾街很平常。


就像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讀金融,也是很平常。


畢業以後,加入投資銀行,差不多是必然的事情,沒有競爭,也不需要過五關斬六將。


更重要的是,很多投資銀行就在我們樓下的招生辦招人,連門都不用出,就可以在學校面試拿到 offer。


但是,一出去了紐約以後,金融業就變了味道了。


在香港的 SEO 活動裡面,我經常要出席各間銀行的 IBD 招人活動。


雖然我不是 IBD 的人,但是他們也會邀請我出席,即便我沒有報名 IBD,也沒有意願加入 IBD。


但是不知怎的,香港的銀行覺得像我這種銀行 sales 好像想進 IBD 是必然的。就像是,你拿了那麼多 A,當然是想做醫生。你在常春藤畢業,又在雷曼做實習,那麼你肯定是想進 IBD!


我不知道為什麼香港的銀行都是這樣子看待銀行業的?


當年的匯豐銀行串到居然敢取笑雷曼兄弟。


因為我們的 IBD 不如他們。


因為我們做債券!


對,HSBC 瞧不起雷曼兄弟。


而且,HSBC 串到說香港比美國有錢多了。香港不需要美國。


香港的存款多到匯豐銀行資金氾濫!


香港的銀行體制比美國紮實!


還有,香港人不像美國那樣子負債累累!


就算美國有金融海嘯,香港也可以安然無恙!


因為香港智商過人!


更重要的是,香港不需要美國的生意,不需要美國的人才,不需要美國的資金,不需要美國的銀行!


所以,在雷曼兄弟倒閉以後,香港應該是唯一一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地方,也是唯一一個在慶祝的金融中心,一直在開香檳慶祝美國發生金融海嘯。原因是,歷史又一次證明,香港和高盛一樣,是最終強者,抵得住經濟危機的衝擊,最重要的是,匯豐認為自己經營管理的手段比美國高很多,有賴所有金融從業員的共同智慧。因為香港人深信自己的 IQ 冠絕全球。


🤔 但是,匯豐銀行的私人銀行入職薪金水平還是 12000 港幣一個月。(2008 年)


我在雷曼兄弟雖然不是做 IBD,但是工資是 60000 港幣一個月。


我的工資是 HSBC 的五倍。


我想問匯豐銀行的自信是從哪裡來的?


先不說這個,香港的投資銀行都用銀彈政策吸引尖子,帶他們去 China Club 晚餐,還有坐遊艇,喝香檳,去蘭桂坊派對。


全世界只有香港是以這些「夜生活」來求尖子加入投行的。


匯豐銀行的 IBD 部門還說像我這種不是哈佛、普林斯頓、耶魯的中游學校,哥倫比亞大學的工程學院很夾硬來,還說我想以工程學院的捷徑加入常春藤,再以 sales 這種低門檻的部門想攀登 IBD?


Hello?


Are you okay,HSBC?


希望香港銀行業界,作為自稱的國際金融中心,能夠摒棄井底之蛙的偏見,和夜郎自大的傲慢。認真審視及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和言行,那麼災難來臨的那一刻,也許可以少一點驚訝和措手不及。




 
 
 

Comments


執迷不悔 王菲
00:00 / 04:31
bottom of page